? ? ? ? ? ??? ?Y兩優17—抗倒不一般,高產新傳奇
適宜于長江中下游中秈遲熟區域種植,2017年通過國家審定,審定號為:國審稻20170052。
1、特征特性
全生育期138-141天,株高115-118cm,千粒重26.1克,穗長27.5厘米,每畝有效穗數15.1萬穗,每穗總粒數226.1粒,結實率82.5%,千粒重24.8克。抗性:稻瘟病綜合指數兩年分別為4.8、4.5。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62.2%,長寬比2.8,堊白粒率6%,堊白度0.7%,膠稠度80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5.8%,達到國家《優質稻谷》標準3級。
該品種株型緊湊、葉姿挺拔,莖稈粗壯,長勢強勁,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74.7千克,比豐兩優四號增產8.5%。2016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98.1千克,比豐兩優四號增產7.0%。
2、移栽栽培技術
(1)適時播種、培育壯秧
秧田選擇與培肥:選擇背風向陽,排灌方便,土壤耕作層深厚,土質肥沃的秧田,播種前7天左右每畝秧田施45%復合肥40公斤作基肥。
浸種催芽:浸種前選擇晴天將種子翻曬兩天。將種子漂洗干凈用清水浸種6小時,然后每公斤種子用25%咪鮮胺1克(或強氯精2克)繼續浸種消毒6小時,洗凈瀝干后保溫保濕催芽。以后每隔12小時用溫清水清洗一次,采用“少浸多洗”的方法催芽,破胸露白即可播種。
適時播種、培育壯秧:根據前作茬口銜接和當地種植習慣適時播種,湖北、安徽、湖南、江蘇、江西、浙江等省作一季中稻栽培可在4月10日—5月10日播種,畝用種量0.75~1公斤,盡量稀播培育壯秧(每畝秧田播種10公斤)。在1葉1心期,每畝施尿素5公斤作斷奶肥;在2葉1心期每畝用15%多效唑30克兌水噴施促壯苗防徒長;移栽前3~4天,每畝施用尿素5~7kg做送嫁肥。
(2)適時移栽、合理密植
移栽:適宜秧齡25-30天,不宜超過35天。葉齡4—5葉1心時移栽。
合理密植:株行距5×9寸(1.33萬穴/畝)或6×9寸(1.11萬穴/畝),采用寬窄行或寬行窄株;根據當地土壤肥力水平及播種早晚等因素合理密植,每畝栽插1.3—1.5萬穴,每蔸插2—3粒種子苗,基本苗達5萬左右。
(3)合理施肥
施足底肥:每畝施農家肥500公斤,45%復合肥30—40公斤,磷肥30公斤,大田耕整時均勻旋入土中。有條件的可適當施用硅肥、鋅肥等微肥。
返青肥:(移栽后5-7天):每畝施尿素7公斤,復合肥5公斤。結合此次追肥用“芐?異丙甲”或“吡嘧?苯噻酰”防除田間雜草。
分蘗肥:(移栽后13-15天):每畝施尿素4公斤,氯化鉀5公斤,若苗數過多,葉色較深可不施。
曬田:移栽后25-28天左右(每畝總苗數達16萬)開始排水曬田,若苗數偏少可往后推,采用多次輕曬的方法,不能一次重曬。
復水肥:(移栽后43-45天):每畝施尿素3公斤,氯化鉀5公斤。
穗(粒)肥:(移栽后55-58天):每畝施尿素5公斤;氯化鉀5公斤。
葉面肥:齊穗后每畝用磷酸二氫鉀200g兌水50kg每10天一次做葉面噴施,連噴兩次以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或在抽穗50% 時每畝噴施谷粒飽1 包,以促齊穗壯籽。
(4)科學管水
淺水栽秧和返青—水層3cm左右;
濕潤分蘗—“淺灌-落干-露田1-3天”循環;
適時控苗—預計穗數(18萬)的80%時曬田;
淺水孕穗,切忌干旱;
干濕交替灌溉促灌漿—抽穗后干干濕濕壯籽,以氣養根,以根保葉;
寸水追肥打藥 ;
適時排水落干—收獲前5-7天斷水,切勿斷水過早。
(5)綜合防治病蟲害
重點是秧田期稻薊馬,大田期鉆心蟲、卷葉蟲、飛虱、稻瘟病、紋枯病等,分別用以下農藥防治:
鉆心蟲和卷葉螟: 氯蟲苯甲酰胺 、阿維?毒死蜱等
稻飛虱、稻薊馬: 吡蚜酮、吡蟲啉等
稻瘟病(以防為主):
葉瘟:移栽后15-20天結合治蟲用三環唑防葉瘟 ;
穗頸瘟:在破口前3-5天用稻瘟靈噴施;如發現穗頸瘟癥狀,用春雷霉素或肟菌.戊唑醇防治。
稻瘟病頻發及濕度較大的地區建議每次噴農藥時加入少量的三環唑等以防。
稻曲病:已唑醇、苯醚?丙環唑、井?臘芽等。用藥適期在水稻孕穗后期(即水稻破口前5~7天)。如需防治第二次,則在水稻破口期(水稻破口50%左右)施藥,齊穗期防治效果較差。
紋枯病:己唑醇、戊唑醇、井岡霉素等 。
矮縮病:近年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的有所加重,應高度重視,此病由飛虱傳播,秧田期及移栽前期稻飛虱防治,達到“治虱防矮、治蟲防病”的效果。
注:農藥按說明書用法及用量使用,具體防治時期視病蟲發生情況及當地蟲情測報確定。
4008-919-269
0553-5919000
安徽蕪湖市高新技術開發區服務產業外包園A12幢(中山南路717號)
24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