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城市发展”学术讲座信息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3-15浏览次数:179

主题:创新驱动城市发展——创新集群的视角
时间:2013年3月18日 14:00
地点:文泉北楼5楼会议室
主讲人:北京大学 王缉慈教授
主持人:梅丽霞 博士

  报告简介:国家获得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其创新往往存在于产业集聚的区域,而产业集聚的区域却不一定能抚育创新。在低成本区域,生产集群在全球化背景下往往陷入依赖的陷阱。当今国内产业空间变化扑朔迷离,区域和城市发展要土地驱动还是创新驱动?创新如何驱动城市发展?本讲座将列举大量实例,对此问题进行讨论。

  王缉慈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在北京大学讲授“工业地理学”和“技术与区域发展”课程三十余年。在产业集聚和创新集群等方面进行研究。代表性著作有《新的产业空间-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与布局》(1993)、《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2001)、《超越集群-中国产业集群的理论探索》(2010)等。发表中英文论文近二百篇。
 
  王缉慈,女,汉族。1946年2月生于昆明,籍贯广西博白。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地理联合会经济空间动态委员会指导委员(IGU Commission on Dynamics of Economic Space, the member of the Steering Committee)(1992-2013)、同济大学兼职教授(2010-2013)。其它兼职工作有:《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世界地理研究》副主编、《地域研究与开发》副主编、厦门创新型城市顾问、杭州湾新区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2013-2016)等。
在北京大学讲授“工业地理学”和“技术与区域发展”课程三十余年,2011年退休。在出口加工区、高科技园区、产业集聚和创新网络等方面持续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代表性著作有《现代工业地理学》、《新的产业空间-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与布局》、《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超越集群-中国产业集群的理论探索》等。在国内外专业学术杂志上发表中英文论文近二百篇。

研究背景:
1985-1986年,获得世界银行贷款资助到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访问学习,期间研究了世界出口加工区,并写成The Changing industrial geography of the Chinese special economic zones”,Economic Geography,1986,62 ⑷: 307-320
1988年开始,对北京中关村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进行长达10年的跟踪研究;
1990-1991年,作为中加互换学者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和多伦多大学对加拿大高技术产业的空间布局进行研究
1989-1991年,作为骨干参加了北京大学魏心镇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学园布局的理论研究”,作为第二作者参与《新的产业空间》的写作,并在国家竞争优势理论、高技术产业集聚、区域创新能力等方面写出了数十篇论文;1994年写成教材《现代工业地理学》
自1992年开始担任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工业空间组织委员会(2001年后改称经济空间动态委员会)常务委员Full Member(2002以后改为指导委员Steering member)。1994年在北京成功组织了中、日、韩三国学者的“东亚工业空间变化”讨论会;
1996年1-8月又一次获得中加互换学者奖学金,在多伦多大学地理系从事新产业区的研究;写成An analysis of new-tech agglomeration in Beijing: a new industrial district in the making?”,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1998,30⑷: 681-701
1997年2月应邀在日本参观访学,访问了筑波科学城的研究Consortium、筑波产业技术融合领域研究所、筑波研究交流中心、东京大田区高技术小规模工厂地域、大田区产业Plaza、大阪关西科学城推进机构、关西科学城新时代通讯网实验协议会(BBCC)、山口县厅商工劳动部技术城推进室等机构,进一步学习国外有关建构区域创新网络的先进经验。在这些研究中,建立了产业、空间、社会交织的分析思维构架;
1998年10月—1999年1月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与地理与环境学系教授进行合作研究;
1999年1-9月主持完成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海淀试验区的课题《关于扶植创新性中小企业的政策研究》,1999年1-12月主持完成了科技部软科学课题《关于我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区域创新网络研究》;
1998年1月-2000年12月主持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新产业区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研究”,其成果《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一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奠定了本研究小组在国内产业集群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
2000年在东莞成功组织了19个国家学者参加的IGU工业空间动态委员会学术年会。东莞会议的论文集Knowledge, Industry and Environment在英国Ashgate出版社正式出版。
2001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我国乡镇企业集群的竞争力研究”
2001年,主持国务院发展研究基金课题:“我国北京、上海、深圳三地IT产业群对比研究”,(2001.1-12)
2002年,主持宁波市经委课题:“加快提升宁波市工业产业园区发展水平对策研究”
2003年8月-2004年2月,王缉慈作为世界银行短期顾问,参与了世界银行关于东亚城市的创意集群(Creative Clusters in the East Asian Cities)的研究课题。该课题从高技术制造业、知识服务产业和文化产业诸方面研究北京和上海的创造力。
2003年下半年到2004年初,参加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的第二十专题组(区域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组),担任副组长,参与了集群创新战略的讨论。
2001-2002年,主持科技部软科学课题:“产业群与区域经济发展”
2001-2003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我国PC产业的柔性生产综合体及其创新网络机制研究”
2006-2009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产业集群理论与实践”
2011年被选派为中央人才协调小组院士专家咨询服务团(赴桂)成员赴钦州、北海、防城港进行咨询服务。
2012-2016年,作为主要合作者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外贸加工集群的去地方化问题研究”等两项。